職能以及技能之間的差異
什麼是職能
職能(Function)是指人、事物、機構所應有的作用。從人的職能角度講,是指把一定職位的人完成其職務的能力;指事物的職能,一般等同於事物的功能;機構的職能一般包括機構所承擔的任務、職權、作用等內容。
職能指的是一組知識、技能,行為與態度的組合,能夠幫助提升個人的工作成效,進而帶動企業對經濟的影響力與競爭力
什麼是工作職能?
依據Hellrigel Jackson & Slocum(2001)的管理書中,針對職能給予這樣的定義:
職能(Competency),指的是一組知識、技能,行為與態度的組合,能夠幫助提昇個人的工作成效,進而帶動企業對經濟的影響力與競爭力。
分為以下幾種:
- 核心職能(Core competency)
可以讓公司產生創新的產品與延伸市場佔有率、能夠為公司的客戶創造利益,創造競爭優勢,同時也可塑造出企業文化及價值觀。
- 專業職能(Functional Competency)
指的是和工作內容及目標直接相關,能夠有效達成工作目標所必須具備的特定職務能力。
- 管理職能(Managerial Competency)
是指主管這樣的特定職務或角色,例如:基層主管、中階主管或高階經理人等,所需具備的工作相關特定職務能力。
- 一般職能(General Competency)
企業裡的一般行政、幕僚人員所應該具備的才能,也就是從事這類工作必要的特性(通常是指知識或基本的技巧,如閱讀、書寫能力、電腦操作技巧等)。
所謂的「職能」 跟 「技能」 基本上是不一樣的概念,舉例來說我們以一般業務來講,業務所需要的「職能」可能是底下類似這樣的描述
- 市場敏感度
- 客戶服務能力
- 人際關係建立
- 溝通協調談判力
- 目標設定與達成目標能力
以上所述都是業務的重要職能。身為業務是公司面對市場與客戶的前鋒,要有掌握市場脈動、有企圖心達到業績目標,以及良好人際互動的特質。展現在工作上的個人特質,我們稱之為「工作職能」。
至於業務所需的 「技能」 又是什麼呢 ? 譬如下面列舉可能是對於業務員的技能要求
- 具備優秀的簡報技巧
- 良好的銷售技巧
- 語文能力(按個別公司要求)
- 辦公室Office軟體如Excel或Powerpoint能力
- 系統展示能力
每一家公司因為業務性質不同,所以對於業務應該具備的技能也不一樣,以筆者了解某家台灣的知名公司對於業務的技能要求就很低,他只希望業務有能力進行公司簡介即可,至於所有複雜的系統調研或者展示等等,全部都由另一個職位: 售前顧問 負責,因此不同公司對業務期望技能通常會不一樣,但是大多數公司對於業務期望的職能可能就差異性不會太大。
文章來源:飛騰雲端
》企業人資系統的最佳選擇 - 飛騰雲端
提供專業、靈活、可擴充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,因應不同市場,滿足企業各種需求,超過700家知名上市上櫃客戶推薦及肯定
最新文章
飛騰雙週報_20250906
【飛騰雙週報】20250906 [免費講座] 從案例到解方:職場不法侵害的法律剖析與防範 │ 勞動部強調輪班員工保險權益:企業不得技術性規避 │ 單身族群退休金策略:月退V.S.一次金的抉擇智慧 │ 政府推動職安法重大修正:建構更安全友善的勞動環境 │ 每天15分鐘自然療癒:史丹佛研究證實戶外活動改善心理健康 │ 從救火隊長到團隊領航者:新手主管的角色轉換之路
以人為核心的領導變革:重新定義企業價值與人才管理
國立政治大學副校長蔡維奇以「以人才為本、領導致勝:領導者必備的人才戰略思維」為題,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管理洞察,特別針對Z世代崇尚聰明工作的特質,深度剖析當代企業人才吸引策略的根本性變革。「關鍵人才的招募與留任」已躍居為僅次於生產力提升的第二大經營挑戰…
從救火隊長到團隊領航者:新手主管的角色轉換之路
台灣勞工退休金新制度實施近二十年來,儘管自願提繳的參與比例呈現逐年攀升趨勢,但整體數據顯示仍有相當大的改善空間。根據勞動部最新統計資料,目前選擇額外自行提繳退休金的勞工人數達到129萬人,然而這個數字僅占新制勞工總數的16.85%,顯示超過八成的勞工尚未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