徵才要求特定容貌 中市勞工局提醒雇主恐涉及就業歧視
			常有民眾向勞工局反映,求職面試時遇到公司以身高、體重、髮型長短等外貌因素而不僱用。台中市政府勞工局表示,就業歧視多是因雇主的個人喜好、過往的用人經驗,或既定刻板印象,所產生的偏見,以致簡化判斷求職人適任與否。勞工局也呼籲雇主,應摒棄刻板印象與偏見,提供求職者友善與機會均等的就業環境。
勞工局長林淑媛表示,「就業歧視」是指雇主以與工作無關的特質,決定是否僱用求職人或受僱人的勞動條件。例如,雇主在做招募、甄試、勞動條件、陞遷、調職、獎懲、訓練、福利、解僱條件時,不考量求職人或受僱人的工作能力、條件或表現,而是考量與工作能力無關的「種族、階級、語言、思想、宗教、黨派、籍貫、出生地、性別、性傾向、年齡、婚姻、容貌、五官、身心障礙、星座、血型或以往工會會員身分」因素,進而造成求職人或受僱人失去與他人平等競爭工作的機會,就是「就業歧視」。
勞工局指出,「容貌」是指「個人臉型相貌美醜、端正、體格身高與殘缺等外在條件」,雇主如以求職人或受僱人的容貌因素,而給予差別待遇,就有可能違反禁止就業容貌歧視的規定。例如,餐飲業者只因求職人的長相就不錄取,而長相與顧客接待、點餐的工作內容無關;貨運業者只因求職人有刺青就不錄取,而刺青不影響送貨工作;保全業者以求職人頭髮太長,不符公司形象為由,要求配合剪短才能錄取,而頭髮長短與保全人員門禁管理工作並無關聯。
勞工局提醒雇主,招募徵才應依據受僱者的工作能力、工作經驗等指標為僱用標準,禁止將年齡、性別、容貌等就業歧視禁止項目列入限制條件,如徵才廣告註明「限身高160公分以上」;針對受僱員工也不可按不相關因素,如頭髮髮型、長短等,來評估受僱者表現,進而作為培訓、晉升、調職、裁員資遣的決定。
勞工局補充,違反就業歧視禁止規定者,依就業服務法可處30萬以上、150萬以下罰鍰。相關就業歧視Q&A資訊,可至勞工局就業平權網 (https://www.labor.taichung.gov.tw;台中市政府勞工局首頁/勞工服務/勞動權益/就業平權網) 查詢。
文章來源:飛騰雲端
》企業人資系統的最佳選擇 - 飛騰雲端
提供專業、靈活、可擴充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,因應不同市場,滿足企業各種需求,超過700家知名上市上櫃客戶推薦及肯定
最新文章
[免費實體講座] 服務業勞資叢林求生指南-高效實戰工作坊
服務業的您,是否常覺得《勞基法》複雜難懂、無從下手?
其實,只要一個小小的疏忽,就可能面臨高額罰款與勞資糾紛,讓營運陷入風險。
我們深知您的時間寶貴,因此特別規劃這場 1.5 小時高效實戰工作坊,將服務業最核心的勞動管理知識濃縮其中…
飛騰雙週報_20250920
【飛騰雙週報】20250920 2026年家庭照顧與育嬰制度新變革:彈性請假政策完整指南 │ 深獲人心的魅力秘訣:5種讓你備受喜愛的處世智慧 │ 薪資調漲困境:8成4勞工今年加薪落空 企業調薪意願持續走低 │ 2024年勞動報酬創新高:平均85.1萬元背後的薪資成長真相 │ 最低工資連漲十年的矛盾現象:中低薪族群陷入更深困境 │ 管理者必讀:擺脫執行者迷思,重新定義領導節奏
管理者必讀:擺脫執行者迷思,重新定義領導節奏
當管理者困在從「明星員工」轉型為「優秀領導者」的過程中時,整個組織都會受到拖累。帶不動組織這類問題的癥結,很可能出在主管自己身上。如果運用《新手主管實戰練習範本》進行自我檢視,在「交辦授權」單元中,有三項主管常見錯誤…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