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. ...
人資訊息園地_Logo+title

簽約獎金的法律迷思:勞資雙方應注意的重要事項

2024/08/29

分享:

飛騰雙週報_簽約獎金的法律迷思:勞資雙方應注意的重要事項

在當今競爭激烈的人才市場中,簽約獎金(Signing Bonus或Sign-on Bonus)已成為企業吸引高端人才的常見策略。然而,這種看似簡單的激勵措施背後,卻隱藏著複雜的法律和稅務問題,值得勞資雙方深入了解和謹慎對待。

簽約獎金的本質與目的

簽約獎金本質上是一種特殊的薪酬形式,旨在吸引優秀人才加入公司。企業提供這種獎金的原因多樣,可能是為了突破公司既定薪資架構的限制,或是補償人才因提前離開原公司而損失的利益,如分紅或久任獎金等。

返還條款的法律風險

為確保簽約獎金能達到留住人才的目的,許多公司會在合同中加入離職違約金條款,要求員工在一定期限內離職時全額或按比例返還獎金。然而,這種做法可能與《勞動基準法》產生衝突。

根據勞基法第22條第2項和第26條的規定,工資應全額直接給付勞工,雇主不得預扣勞工工資作為違約金或賠償費用。這意味著,即使員工提前離職違反了合同約定,雇主也不能直接從薪資中扣除簽約獎金,除非獲得員工的特別書面同意。
若雇主未經員工同意就擅自扣款,可能面臨違反勞基法的風險,進而遭受主管機關的裁罰。因此,當發生爭議時,雇主應當通過正當的法律途徑,如調解或訴訟,來解決簽約獎金的返還問題。

稅務處理的複雜性

簽約獎金的稅務處理也是一個容易被忽視的問題。根據所得稅法,簽約獎金屬於薪資所得,員工有義務在受領年度將其併入個人綜合所得申報繳納。

更值得注意的是,如果員工因提前離職而返還簽約獎金,這筆返還金額在稅法上被視為違約賠償,而非所得的減少。這意味著員工不能因為返還獎金而申請退稅或減少應稅所得。同樣地,雇主也無權為該員工辦理薪資所得的減項調整。

這一規定可能導致員工在返還簽約獎金時面臨雙重損失:不僅要返還獎金本金,還可能因無法獲得稅收減免而遭受額外的經濟損失。

勞資雙方的應對之策

面對這些複雜的法律和稅務問題,勞資雙方都應該採取謹慎的態度:

對於雇主而言:

  • 在設計簽約獎金方案時,應充分考慮法律風險,避免違反勞動法規。
  • 如需約定返還條款,應明確說明條件和計算方式,並確保員工充分理解。
  • 在執行返還程序時,必須獲得員工的明確書面同意,避免擅自扣款。
  • 考慮採用分期支付的方式,降低一次性支付大額獎金的風險。

對於員工而言:

  • 在接受簽約獎金前,應仔細閱讀並理解所有相關條款,特別是返還條件。
  • 考慮簽約獎金可能帶來的稅務影響,合理規劃個人財務。
  • 如果決定提前離職,應與雇主充分溝通,尋求合理的解決方案。

總的來說,簽約獎金雖然是一種有效的人才吸引工具,但其背後的法律和稅務問題不容忽視。勞資雙方都應該提高警惕,在享受這一制度帶來便利的同時,也要充分認識和防範潛在的風險。只有這樣,才能真正實現簽約獎金的初衷,為企業和人才創造雙贏的局面。

《 文章參考:2024-08-28 正大專欄-勞資雙方應留意簽約獎金返還之注意事項 │ 工商時報 》

文章來源:飛騰雲端

最新文章

飛騰雙週報_20250614

【飛騰雙週報】20250614- .AI浪潮推動職場轉型:掌握2030年四大核心能力面向 │ 薪資轉機:強制加薪條款引領職場變革 │ 工時世界第五高:台灣職場「出勤主義」迷思需破解 │ 識別職場壓力4大警訊與自我照護指南 │ 高齡就業新政策:銀髮族重返職場的完整保障方案 │ 勞保資格大檢核:8大風險類型 勞工恐臨退保危機

勞保資格大檢核:8大風險類型 勞工恐臨退保危機

在台灣的社會保險體系中,勞工保險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,為廣大勞工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。然而,隨著勞保財務壓力日益沉重,勞保局近年來大幅加強查核力度,嚴格檢視加保資格的合規性。
許多勞工以為有了勞保就能高枕無憂,卻不知道一旦被認定加保資格不符規定…

高齡就業新政策:銀髮族重返職場的完整保障方案

隨著台灣社會邁入超高齡時代,人口結構的巨大變化正深刻影響著勞動市場。面對這一前所未有的挑戰,政府推出全新的高齡就業方案,為退休族群提供四大給付保障,不僅解決企業缺工問題,更為銀髮族創造重返職場的完善環境。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