簽約獎金的法律迷思:勞資雙方應注意的重要事項

在當今競爭激烈的人才市場中,簽約獎金(Signing Bonus或Sign-on Bonus)已成為企業吸引高端人才的常見策略。然而,這種看似簡單的激勵措施背後,卻隱藏著複雜的法律和稅務問題,值得勞資雙方深入了解和謹慎對待。
簽約獎金的本質與目的
簽約獎金本質上是一種特殊的薪酬形式,旨在吸引優秀人才加入公司。企業提供這種獎金的原因多樣,可能是為了突破公司既定薪資架構的限制,或是補償人才因提前離開原公司而損失的利益,如分紅或久任獎金等。
返還條款的法律風險
為確保簽約獎金能達到留住人才的目的,許多公司會在合同中加入離職違約金條款,要求員工在一定期限內離職時全額或按比例返還獎金。然而,這種做法可能與《勞動基準法》產生衝突。
根據勞基法第22條第2項和第26條的規定,工資應全額直接給付勞工,雇主不得預扣勞工工資作為違約金或賠償費用。這意味著,即使員工提前離職違反了合同約定,雇主也不能直接從薪資中扣除簽約獎金,除非獲得員工的特別書面同意。
若雇主未經員工同意就擅自扣款,可能面臨違反勞基法的風險,進而遭受主管機關的裁罰。因此,當發生爭議時,雇主應當通過正當的法律途徑,如調解或訴訟,來解決簽約獎金的返還問題。
稅務處理的複雜性
簽約獎金的稅務處理也是一個容易被忽視的問題。根據所得稅法,簽約獎金屬於薪資所得,員工有義務在受領年度將其併入個人綜合所得申報繳納。
更值得注意的是,如果員工因提前離職而返還簽約獎金,這筆返還金額在稅法上被視為違約賠償,而非所得的減少。這意味著員工不能因為返還獎金而申請退稅或減少應稅所得。同樣地,雇主也無權為該員工辦理薪資所得的減項調整。
這一規定可能導致員工在返還簽約獎金時面臨雙重損失:不僅要返還獎金本金,還可能因無法獲得稅收減免而遭受額外的經濟損失。
勞資雙方的應對之策
面對這些複雜的法律和稅務問題,勞資雙方都應該採取謹慎的態度:
對於雇主而言:
- 在設計簽約獎金方案時,應充分考慮法律風險,避免違反勞動法規。
- 如需約定返還條款,應明確說明條件和計算方式,並確保員工充分理解。
- 在執行返還程序時,必須獲得員工的明確書面同意,避免擅自扣款。
- 考慮採用分期支付的方式,降低一次性支付大額獎金的風險。
對於員工而言:
- 在接受簽約獎金前,應仔細閱讀並理解所有相關條款,特別是返還條件。
- 考慮簽約獎金可能帶來的稅務影響,合理規劃個人財務。
- 如果決定提前離職,應與雇主充分溝通,尋求合理的解決方案。
總的來說,簽約獎金雖然是一種有效的人才吸引工具,但其背後的法律和稅務問題不容忽視。勞資雙方都應該提高警惕,在享受這一制度帶來便利的同時,也要充分認識和防範潛在的風險。只有這樣,才能真正實現簽約獎金的初衷,為企業和人才創造雙贏的局面。
文章來源:飛騰雲端
》企業人資系統的最佳選擇 - 飛騰雲端
提供專業、靈活、可擴充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,因應不同市場,滿足企業各種需求,超過700家知名上市上櫃客戶推薦及肯定
最新文章
專業雲端人資系統選購指南:中小企業的明智之選
在數位轉型浪潮下,雲端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已成為企業實現「選、用、育、留」人才管理目標的關鍵工具。對於快速成長的中小企業而言,選擇合適的雲端人資系統不僅能提升營運效率,更能因應組織擴編需求。
然而,面對市場上琳瑯滿目的系統選擇,人資主管如何做出明智決策?…
ESG + HRM,一站式永續解決方案! 飛騰雲端助攻上市櫃企業最快2小時完成永續報告書
在全球永續浪潮席捲下,ESG已從「選項」變成企業經營的「標準配備」。不只是外部投資人與供應鏈夥伴在看,政府政策也正逐步推進ESG揭露的法制化。自2024年起,臺灣所有上市櫃公司須依金管會規範定期繳交永續報告書,完整揭露企業在ESG三大面向的策略與實踐成果…
飛騰雙週報_20250503
【飛騰雙週報】20250503- 勞動部優化就業獎助政策 多重雇傭關係也有份! │ 人才流失的真相:超越薪資的職場留才關鍵南 │ 勞動部積極部署對抗關稅衝擊 企業勿濫用無薪假 │ 上市櫃公司提升員工健康管理 納入公司治理評鑑 │ 2025綜所稅解析:免稅門檻提高、五大稅制調整 │ 注意!雙重勞保加保者 面臨審查風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