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業大小事
KPI制定指南:避免常見錯誤認知
![6.制定KPI常見的錯誤 Z世代好孩子症候群](https://www.scshr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4/11/6.制定KPI常見的錯誤.jpg)
一、KPI的本質定義
KPI(關鍵績效指標)是將「事業成功」的「關鍵」轉化為「數值目標」的管理工具。重要元素包括:
1. 事業成功的定義
2. 關鍵因素的識別
3. 可量化的目標設定
二、常見誤解
1. 混淆指標管理與KPI管理
– 單純數字管理≠KPI管理
– 需要關注”Key”(關鍵)和”Performance”(績效)兩個核心要素
2. 忽略目標認知一致性
– 目標方向不一致
– 具體數值認知差異
三、KPI管理框架的三大要素
1. KGI(Key Goal Indicator)
– 定義:最終目標數值
– 特點:反映期末預期成果
– 例如:整體利潤、營收目標
2. CSF(Critical Success Factor)
– 定義:關鍵流程
– 功能:連接現況與目標
– 重要性:確保目標達成的必要步驟
3. KPI(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)
– 定義:關鍵流程的目標數值
– 作用:量化過程管理
– 特性:可衡量、可追蹤
四、目標設定常見問題
1. 方向性分歧
– 不同部門對最終目標認知不一
– 例如:利潤vs營收vs用戶數
2. 數值認知差異
– 對相同目標的數值標準不同
– 最低目標與理想目標的區分不清
建議作法:
1. 明確定義事業成功
2. 確保各層級目標一致性
3. 建立清晰的數值標準
4. 定期檢視與調整
結論:
有效的KPI管理需要超越simple數字管理,聚焦於關鍵成功因素,並確保組織各層級對目標有一致的理解和認知。唯有如此,才能真正發揮KPI在企業管理中的指導作用。
》更多相關文章
文章來源:飛騰雲端
》企業人資系統的最佳選擇 - 飛騰雲端
提供專業、靈活、可擴充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,因應不同市場,滿足企業各種需求,超過700家知名上市上櫃客戶推薦及肯定
最新文章
好主管要怎麼當?─從管理者到組織變革推動者
主管不是誰都想當,「好主管」更不是想當就能當──這看似老套卻切實的問題,其實值得深入探討。雖然許多人將升遷視為目標,但當晉升為主管時,卻未必適合;若薪資提升有限,卻責任倍增,更多的是壓力而不是成就。如何平衡責任與成長,甚至成為下屬成長的助力,都是身為主管的關鍵課題…
企業資安防護夠完善嗎?IT / OT需要有效整合
隨著台灣在半導體與電子製造領域的全球地位提升,駭客頻繁鎖定技術竊取及基礎設施攻擊以達政治或經濟目的。儘管IT安全受到重視,OT安全卻常被忽略。智慧化與聯網化的工業控制系統(ICS)及製造設備雖提升便利,卻也成為易攻目標,威脅日益加劇…
跟長官出席活動,有甚麼眉角要注意?
在組織互動中,雖然隨著時代的變化,階級的森嚴度有逐漸淡化,但在一些正式、重要場合裡,仍有許多眉眉角角要注意。這不是所謂的身分階級問題,而是領導者、從屬者與組織的制度是否有秩序的展現。而在國際級的大場合中,更需要額外注意禮儀的細節,免得貽笑大方、丟臉丟到國際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