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業大小事
台灣工時困境與中高齡就業挑戰:總工時高居亞洲第二
根據勞動部最新統計數據顯示,2023年台灣受僱者平均年總工時達2020小時,較2022年的2005小時增加15小時,在全球39個主要國家中排名第六,亞洲地區僅次於新加坡的2267小時。然而,這個數據背後反映出台灣勞動市場面臨的結構性問題與轉型挑戰。
從細部數據分析,台灣的部分工時人數比例僅有3.4%,遠低於其他國家。若單看全時勞工,台灣平均每週工時為41.5小時,實際上低於日本的42.9小時和韓國的43.8小時。勞動部指出,日本近年因婦女投入部分工時工作增加,加上中高齡勞動參與率提升,使其整體總工時數據相對較低。
缺工危機下的轉型困境:部分工時制度不完善成阻礙
目前台灣各行業普遍面臨缺工困境,以餐飲業為例,即使提供具競爭力的薪資,仍難以吸引年輕勞動力投入。一位從事鐵板燒的張小姐表示,年輕人較傾向選擇相對輕鬆的工作環境,如西餐廳或辦公室工作,導致餐飲業員工年齡結構逐漸偏向中高齡化。
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張烽益指出,台灣在部分工時制度上存在缺陷。他說明,其他國家的部分工時職缺在招募時必須承諾最低保障週工時,但台灣缺乏相關規定,使得部分工時者常面臨工作時間不定期調動、收入也隨之不穩定的問題。
人力銀行資深經理詹宛榕認為,台灣工時偏長與中高齡勞動參與率提升的現象,反映出經濟結構和社會變遷的雙重挑戰與機會。她強調,未來應著重於降低工時、提升工作效率,並打造友善的高齡職場環境。長工時不等於高效率和高產值,在延後退休已成為社會趨勢的情況下,如何兼顧工作與生活品質才是關鍵。
專家呼籲:優化中高齡就業環境 推動彈性工時、多元人才運用
專家分析指出,在勞動力持續短缺的趨勢下,除了引進外籍勞工,政府更應著重於改善中高齡就業環境。雖然中高齡勞工對長工時的接受度較低,但他們擁有豐富的職場經驗,如何有效運用這批人力資源,將是政府面臨的重要勞動課題。
詹宛榕建議企業應積極推動彈性工時制度,採用多元人才運用模式,並透過數位化管理來減少不必要的加班,同時提升員工工作效率與幸福感。在缺工潮衝擊就業市場的當下,如何平衡工作時間與薪資報酬,以及提高中高齡就業意願,將是台灣勞動市場的重要課題。
》更多相關文章
文章來源:飛騰雲端
》企業人資系統的最佳選擇 - 飛騰雲端
提供專業、靈活、可擴充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,因應不同市場,滿足企業各種需求,超過700家知名上市上櫃客戶推薦及肯定
最新文章
[免費實體講座] 服務業勞資叢林求生指南-高效實戰工作坊
服務業的您,是否常覺得《勞基法》複雜難懂、無從下手?
其實,只要一個小小的疏忽,就可能面臨高額罰款與勞資糾紛,讓營運陷入風險。
我們深知您的時間寶貴,因此特別規劃這場 1.5 小時高效實戰工作坊,將服務業最核心的勞動管理知識濃縮其中…
飛騰雙週報_20250920
【飛騰雙週報】20250920 2026年家庭照顧與育嬰制度新變革:彈性請假政策完整指南 │ 深獲人心的魅力秘訣:5種讓你備受喜愛的處世智慧 │ 薪資調漲困境:8成4勞工今年加薪落空 企業調薪意願持續走低 │ 2024年勞動報酬創新高:平均85.1萬元背後的薪資成長真相 │ 最低工資連漲十年的矛盾現象:中低薪族群陷入更深困境 │ 管理者必讀:擺脫執行者迷思,重新定義領導節奏
管理者必讀:擺脫執行者迷思,重新定義領導節奏
當管理者困在從「明星員工」轉型為「優秀領導者」的過程中時,整個組織都會受到拖累。帶不動組織這類問題的癥結,很可能出在主管自己身上。如果運用《新手主管實戰練習範本》進行自我檢視,在「交辦授權」單元中,有三項主管常見錯誤…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