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. ...
人資訊息園地_Logo+title

企業大小事

勞工工時與假日議題引發熱議:立院審查引出勞資爭論

2025/03/20

分享:

合作靠互惠

台灣勞工工時長短與假日多寡議題在立法院引發熱烈討論,立法委員們關注勞工權益與企業營運間的平衡點,各方觀點不一。近日審查《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法草案》時,藍綠兩黨立委對於增加假日與減少工時的主張呈現明顯歧見,凸顯台灣勞動政策面臨的難題。企業與勞工皆需深入了解勞基法薪資計算相關規範,確保工時變動ㄒ下的薪資核算符合法規,避免爭議並維護自身權益。

工時現況引發關注:台灣勞工真的過勞嗎?
在立法院內政委員會17日的會議上,國民黨立委張智倫提出,台灣工時居全球第五、亞洲第二的嚴峻現實,強調應該透過增加假日、減少工時來改善勞工生活品質。針對這項主張,勞動部次長李健鴻回應時指出,媒體報導的數據與實際情況有所出入,雖然工時確實存在改善空間,但政府已採取各種措施應對。

「我們正積極推動企業申請員工工作與家庭平衡補助計畫,」李次長表示,「同時也必須考量到許多勞工實際上希望能多加班以增加收入。」

他進一步解釋,勞動部透過調整最低工資,致力於提升勞工基本薪資水平,以減輕加班需求的經濟壓力。數據顯示,2021年有46%的勞工需要加班,去年這個比例已降至36%,顯示相關政策確實產生一定成效。

國定假日爭議:台灣假日數量是否偏低?
國民黨與民眾黨立委共同主張恢復被刪減的七天國定假日,並希望以法律明確規範假日數量,以保障勞工權益不受行政措施影響。民眾黨立委麥玉珍在會中提出數據比較,指出台灣目前國定假日僅有11天,含勞動節共12天,遠低於鄰近國家如日本的16天、韓國的15天及泰國的20天。

「在工時較長的情況下,我們更應該調整假日制度,」麥玉珍強調,「教師節等重要紀念日也應列入國定假日,既能尊重專業,也能保障勞工權益。」她還質疑現行的補班機制,認為若國定假日適逢週二或週四需要補班,對勞工與企業都不友善,建議直接放假而不補班。

然而,內政部部長劉世芳對此有不同看法。她表示,過去政府曾三度討論相關議題,但始終無法達成共識。

目前立法院有26個提案,其中增加假日的天數從最少一天到最多九天不等,這些變動對企業營運與社會運作的影響尚未經過完整評估。若取消補班機制直接放假,恐將失去排班彈性,影響各行業正常運作,特別是交通、警消等必要服務業。

勞資平衡的難題:企業負擔與勞工權益如何兼顧?
民進黨立委張宏陸在討論中提出了不同規模企業面臨的不同挑戰。他指出,修法牽涉層面廣泛,應分區塊討論,避免一體適用導致負面影響。

「像台積電這樣的大型企業採輪班制,增加假日的影響相對較小,」張宏陸分析,「但小型企業人力有限,每逢假日可能嚴重影響營運,甚至危及企業生存。」

勞動部次長李健鴻也表示認同,特別強調觀光旅宿業、交通運輸業等服務業的高峰期往往與公眾假日重疊,這些行業無法完全比照其他產業放假。

他同時提醒大家,特休假未休完且未獲補償的情況下,雇主可被處以2萬至100萬元罰鍰,且勞檢已將此列為重點項目,鼓勵勞工善用特休假。

法規層級與實務考量:立法彈性與行政效率的權衡
內政部部長劉世芳強調,現行的《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》第5條之2已能有效解決不同紀念日的放假問題。若將其升級為法律層級,每年都需要經過立法院修法程序,可能增加行政上的困擾。

她認為,內政部雖負責紀念日與節日的規劃工作,但是否放假的實際決定仍應由勞動部依法律解釋做出,且應有整體國家層面的規劃考量。

勞動部則表示,面對這個複雜議題,應通盤檢討各方面因素,確保各行各業都能獲得公平合理的對待。勞工工時長短與假日多寡的平衡,需要在保障勞工權益與維持企業競爭力之間找到適當的平衡點,這也將是台灣勞動政策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。

 

 

》更多相關文章

《 文章參考:2025-3-17  藍委籲增假減工時 勞動部:很多勞工希望多加班賺錢│ 聯合新聞網 》

文章來源:飛騰雲端

最新文章

KPI全解析:從本質到實務操作的專業指南

一、KPI的本質定義KPI(關鍵績效指標)是將「事業成功」的「關鍵」轉化為「數值目標」的管理工具。重要元素包括:1. 事業成功的定義2. 關鍵因素的識別3. 可量化的目標設定 二、常見誤解 1. 混淆指標管理與KPI管理 – 單純數字管理≠KPI管理…

ESG與HRMS整合|提升企業永續發展與人力資源管理效率

ESG與HRMS整合|提升企業永續發展與人力資源管理效率

在當今全球日益關注永續發展的時代,企業社會責任(ESG)已成為企業永續發展的核心要素之一。ESG和人力資源管理密不可分。它們不僅對企業的長期成功至關重要,同時也對社會、環境和員工福祉的提升至為關鍵…

HRM 與 HRD 完整解析|雲端 ESG HR 系統助力企業永續與人才發展

在人資領域中,HRM(人力資源管理)與 HRD(人力資源發展)這兩個重要概念,經常被混淆或誤用,許多企業主管、甚至 HR 從業人員常將這兩者視為同一件事,或者無法清楚區分其職能範疇。這種混淆不僅影響人資部門的工作效率,更可能導致企業在人才策略規劃上出現盲點。當我們能夠清楚區分HRM 與 HRD這兩個領域的功能定位時,就能夠更有效地配置資源,建立完整的人才管理體系…